古代小说经典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古代小说经典》引导大家鉴赏和解读中国古代小说。主要从三个维度切入:一是小说史的维度,选择小说史上最重要的作品加以赏析;二是小说学的维度,瞄准其艺术特点加以阐述;三是文化学的维度,结合伦理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社会演变等加以解说。为大家了解中国古代小说提供基础知识和鉴赏方法。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与《唐诗经典》《宋词经典》共同组成“中国古典文学经典”系列课程,目的是打造具有浙江大学特色的人文精品线上课程,以系列课程的方式形成聚合性的影响力。本课程由浙江大学师生团队合力打造,主要面向有一定阅读基础的古典小说爱好者。本课程精心选取小说发展史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以专题形式加以鉴赏和分析,旨在梳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总结不同小说的艺术特点,展现小说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

    本课程分为10个主题,计划10周讲授。每个主题由“课程视频”、“师生讨论”、“延伸探索”、“练习题”4个部分构成。课程视频为课程核心部分,学术对话是课程的多元互动部分,延伸探索和练习题为课程实践部分。

    课程视频:每1讲设立1个大专题,每个大专题分为若干小章节,每个小章节是1个相对独立的视频段落,每段视频约10-20分钟。

    讨论对话:安排在每个主题的讲授之后,由教师与助教或学生开展对话,是课程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全面理解授课内容。

    延伸探索:主要在论坛上进行,鼓励学生们在论坛中展开自己的思辨和对问题的学术探索,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教师与助教会尽量全面地回答论坛上学生提出的问题。

    练习思考:属于课程学习的实践环节,以在线练习为主,分为单元测试和单元作业,需要学生登录网站选择相应的题目完成作业。单元测试以客观题为主,多为单项选择题;单元作业以主观题为主,采取学生互评的方式便于同学们学习和交流。练习思考的目的是对教学过程的强化与检验。练习题完成后,方可进入下一主题的学习。

    期末考试通过网站发布,题型多样,要求同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后两周为复习考试周。成绩为三级计分制,分为优秀(85-100分)、合格(60-84分)、不合格(59分以下)。

    本课程教学内容发布时间,每周一讲,通常在每周四上午10点发布。

授课目标

本课程旨在丰富学生的中国古典文学知识,在了解阅读、分析赏鉴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分析古代小说的途径和方法。并透过小说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学艺术修养,提升鉴赏能力和艺术感知力。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阅读过诸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中国古代小说名著,对中国古代小说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华书局2010年版。

2.石昌渝《古代小说源流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版。

3.徐朔方《小说考信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4.楼含松《从"讲史”到“演义”: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历史叙事》,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