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选这门慕课?
本慕课是城乡规划学本科阶段的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之一,为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提供有关于城市起源、发展与兴衰,城市规划模式的提出与演进,规划思潮的兴起与影响等的基础知识。
同时,本慕课也可为设计专业(建筑设计、景观园林设计、室内设计等)、规划管理专业(公共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等)、历史学(城市史、社会史等)、地理学(人文地理)及其他工科、社科及人文学科的学生及城市研究爱好者提供有关于全球性城市变迁的常识性知识。
选修这门慕课能学到什么?
通过本慕课的学习,选课者能够了解世界范围内城市自起源至今一万多年的历史。在宏观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学习世界上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与规划模式。
与同类课程相比,这门慕课的特点是什么?
本慕课打通了“中”与“外”的区域界线,从全球史观入手,横向与纵向比较城市的发展模式及空间形态,比较不同文明、不同区域的规划模式。学习者经过慕课学习能够对全球城市发展及其规划实践、模式与思想有全局性认知。
同时,本课程是同名的浙江大学一流本科课程的慕课版。选修这门慕课,选修者将能够在线上轻松体验授课教师多年来在该课程完善方面所做努力的结晶——每周1小时,14周14小时,迅速掌握老师花30年时间读过的数百本书、访问过的数千个与城市历史相关的网站中的精华信息。
了解城市发展
熟悉规划模式
反思规划思想
1. 本课程采取百分制,单元测试占30分;单元作业占20分;课程讨论占30分,期末考试占20分;
2. 本课程没有免费证书,只有认证证书,认证证书需付费在线申请;
3. 考核总分60分—84分可以申请合格认证证书,85分(含)以上可以申请优秀认证证书。
本课程配套教材:
曹康, 王金金, 陆媛, 主编. 规划史纲.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即将出版)
本课程参考书目(姓氏拼音顺序):
L. 贝纳沃罗. 世界城市史.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 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第5版).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曹康.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简史.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贺业钜.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
彼得·霍尔. 明日之城:一部关于20世纪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思想史.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
彼得·霍尔. 文明中的城市.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6.
斯皮罗·科斯托夫. 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斯皮罗·科斯托夫. 城市的组合——历史进程中的城市形态的元素.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乔尔·科特金. 全球城市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李百浩, 郭建.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与文化.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8.
刘易斯·芒福德.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A. E. J. 莫里斯. 城市形态史——工业革命以前.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1.
沈玉麟. 外国城市建设史.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
皮特·N. 斯特恩斯. 全球文明史(第三版). 北京: 中华书局, 2006.
薛凤旋.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5.
庄德林, 张京祥. 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