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中华文明延绵数千年,是人类历史上惟一从未间断过的文明。以玉器为载体的玉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各历史时期的宗教、政治、经济、文化,更反映了人们以玉比德、陶情冶性的美好愿望,同时见证了中国人民秀外慧中、含蓄内敛的传统美德。
2.这门课的主题是关于什么?
系统地介绍了玉雕玉器发展史,介绍了翡翠,和田玉、绿松石、岫玉、独山玉,欧泊、常见玉雕技法、玉雕题材、玉器形制以及玉器价值评估等内容。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3.学习这门课可以获得什么?
课程从中国四大名玉与翡翠、雕刻工艺与技法、玉器形制与鉴评逐一剖析,并以管子、孔子等先哲论玉的文化思想贯穿始终,以玉器的发展、玉雕图案题材为切入点,从料、工、器三个维度阐释了玉器纵有千古、横有八荒的广博,有助于同学们理解玉器通神明之德和类万物之情的祈愿与功用,了解先祖们雅俗共鉴的人文情怀,进而能够管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以玉器发展的文化属性为脉络,兼顾美玉材质的宝石学知识讲解和玉雕技法的工艺学介绍,从玉石原料的物化性质入手,到玉雕工艺的选取过程中的量料取材,乃至最终依据材质特点与形制要求成器的因材施艺,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道以成器的思想。相对于形而下的玉材优劣与成器过程,玉器的质量评价与价值评估部分,必须要考虑形而上的文化内涵。故本课程从剖析图必有意的玉雕图案与题材着手,逐渐挖掘传统玉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并通过文化的追溯展示从挑料、工艺选取、到成器的全过程中的人文思想与情怀,从三个维度诠释玉器之美。
4.这门课的特色和亮点是什么?
特色之处在于将一般玉器课程以强调玉器材质、形制演化等内容为主,改为以玉文化作内在主线,整体考量玉器的料、工、器内在的本质联系,并按内容逐次讲解。通过本身具有的一定研究和实用价值,助力学者透过玉器的直观表象,发掘道以成器的文化驱动,认知作为文化载体的玉器精神内涵。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1.郭颖编著,《料工器——玉的鉴赏与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2.郭颖编,《玉雕与玉器》,地震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3.郭颖著,《翡翠收藏入门百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月第一版.
4.郭颖著,《时尚收藏——翡翠》,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9月第一版.
5.郭颖著,《珠宝玉石收藏鉴赏指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7月第一版.
6.郭颖编著,《翡翠鉴赏与收藏》,印刷工业出版社,2013年4月第一版.
7.郭颖编著,《宝石与玉石》,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系列科普读物》系列丛书之一,地质出版社,2012年4月第一版.
8.郭颖编著,《翡翠鉴藏 壹~肆》,印刷工业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