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同时微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类专业核心主干课程,同时又是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主干课程知识的综合和实际应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该课程现广泛开设于综合性及工科类院校的生物类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学习中。由于在工科院校或非生物专业院校开设的微生物学课程课时量较少(32-48学时,常规院校一般64-96学时),同时工科专业学生培养要求实践应用层面较高,一直以来都是工科院校微生物学教学的难题。本课程是为适应工科院校按学科大类开设基础课的需要而开设的课程,内容包括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微生物营养、微生物代谢、微生物生长与工程控制、微生物遗传与育种、微生物生态、免疫与免疫技术、微生物制药、微生物发酵工程、微生物生物信息学、微生物前沿工程应用进展以及微生物在其他工程领域的应用等,极具工科院校应用性特色。同时也可供理科生物专业及非生物专业学生学习使用。
课程内容以站在工科应用实践角度阐明微生物的六大重要规律(即结构功能、代谢产能、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系统进化)为主线,共分十一章,分别介绍了微生物的特性、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类群、病毒学专题、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的应用、微生物的代谢和发酵、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控制、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微生物生态、感染与免疫,以及微生物的系统进化分类和鉴定。力求从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讲清概念、理顺脉络、阐述规律、突出工科应用特色、学科交叉特色、学科的重点、难点,并努力联系工程应用实际。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全面掌握和了解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训练和学会分析并解决微生物学研究、生产领域中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为学生从事微生物学领域科研、教学、生产、开发等工作奠定较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微生物学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及应用最快的领域之一。微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科学等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与交融,相应的“微生物学”课程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专业及农、林、医药类专业本科生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深刻认识微生物重大生命活动规律及其调控机制,了解微生物学的基础研究方法和新技术新成就,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及进入社会的实际生产科研应用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材:《现代工科微生物学教程》, 谢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第一版.
《现代工科微生物学实验教程》, 谢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9 第一版 .
参考书目:
1.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微生物学》(第二版),复旦、武大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3. Lansing M. Prescott, Donald Klein: 《Microbiology》,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