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排设计》注重培养学生对版面控制能力以及对读者的视觉流程的引导能力和信息的准确传达能力,并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自行研究,使学生面对各种设计主题,能设计出适用而又有创新的版面形式。现代意义上的编排已经超越传统的领域,在新兴的网页、动画、电子书籍、手机等媒介载体上也具有了全新的意义与内涵:在视觉审美、形式手法、制作工艺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
课程分为五个模块,按照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进行教学内容安排,层层递进,从编排设计入门到进阶再到综合运用实现教学的整个过程,分别为:概述与设计原理、文字的应用、图像的处理、图文关系、设计流程与应用。课程把基本原理、技能动态地串起来,变为相互融通的整体,使学生了解编排设计在整个设计领域的地位与作用,从整体编排设计原理、法则,到文字字体选择与段落编排,再到图片选择与处理,再到图文关系的编排方式与处理,最后拼版与印刷工艺,层层递进,最后融合成课程整体教学内容。
课程实现课证融通,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1+X”界面设计、广告设计师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标准、要求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对应技能点,进行课程教学资源调整,增加实训项目练习,夯实艺术类专业学生版面编排设计能力,完成知识、技能与企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打通学生取得职业资格打通道路。
《编排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与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版面的设计与编排的能力,并能够合理利用美学法则对版面进行美化与改造,实现“艺术与实用”的完美结合。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设计的视觉要素、构成要素,编排设计表现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设计要素及其构成规律与方法,以及各种应用性设计的形式特点,使学生能够进行具有感染力的编排设计,从而使作品的内容更清晰、更有条理地传达给读者。通过对编排设计方法和程序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印前的基本知识,掌握各种编排设计的设计制作技术和方法,为今后平面设计、广告设计以及展示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开设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因此,本门课程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编排版面设计方法,具备综合性的实践应用能力及较强的设计表现与表达能力,达到设计师所需的职业基本能力与素质。
在艺术设计学科结构中的地位有着超然的地位,《编排设计》课起到“基础”—“纽带”—“钥匙”的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其他专业设计课程,如包装设计、新媒体广告设计、UI设计、品牌视觉设计等课打下基础。
1.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对版面控制能力和信息的准确传达能力,充分利用文字、图片、色彩等视觉要素,根据特定内容的需要进行排列组合,在各类平面媒介上设计出既适用而又有创意的版面。
2.思政目标: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观和审美观;进一步唤醒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在传播“视觉美”的同时,也传播“文化美”、“思想美”,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知与认同;培养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职业忠诚度,实现爱专业、爱行业到爱国家的跨越,培育使命意识和家国情怀。
学生需要具备基本的软件知识技能:PHOTOSHOP、ADOBE ILLUSTRATOR、CORELDRAW等。
主要选用教材:
1. 曾沁兰 、王旭玮 《 版式设计与制作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8月 “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参考资料:
1. 杉浦康平《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年01月
2. 王受之 《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5年12月
3. 田中一光 《现代平面设计巨匠田中一光的设计世界》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8年10月
4. 丹尼尔·梅森 《平面设计工艺:材料与印刷的创意解决方案》中国青年出版 2008年01月
5. 原研哉 《设计中的设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10月
6. 加文·安布罗斯 《文字设计基础教程》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8年04月
7.金伯利·伊拉姆 《栅格系统与版式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 2006年01月
8. 视觉设计研究所 《版面设计基础》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01月
9. 内田广由纪《配色基础原理》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年09月
10. 金伯利·伊拉姆 《编排设计教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8年0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