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特色
(一)设计思路:PROCESS-AIM
课程以戴士弘教授的“能力为本位、任务为载体、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设计理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五个方面进行设计。简称:PROCESS-AIM设计思路。
其中A:Ability(能力),代表课程的能力目标:能力本位、三位一体;“能力本位”是指教学目标是以能力为导向而不是以知识为导向;“三位一体”指的是能力目标是否实现,要站在三个角度进行衡量,分别是买方、卖方、政府这三个主体是否达到最优化决策。
I:Integration(融合渗透)有两层含义:一表示教学内容的选取——打破了传统的宏观微观割裂教学的方法,将宏观和微观经济学有机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称之为:宏微融合、相互渗透。二代表教学任务的设计是——两条主线、纵横贯通。
M:Mission(任务):指教学方法上,实训环节占30%以上,在实训教学环节中,采取的是学生为主体、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Process(过程):一表示精心设计的过程将达成课程的教学目标,二表示课程的考核方法——过程考核、多元主体,平时考核占到60%。见图1。
图1 教学理念: PROCESS-AIM设计理念
(二)教学内容:宏微融合、相互渗透
传统的经济学基础都是先讲微观经济学,之后再讲授宏观经济学,但由于宏微观经济学是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关系,宏观经济是微观主体的决策背景和环境,宏微融合更有利于各个个体的决策,因此,教学团队围绕教学目标,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机的整合为六个模块,实现了宏观和微观的融合、渗透,所谓:“宏微融合、相互渗透”。见图2。
图2 教学内容:宏微融合 相互渗透
(三)情景设计:成立公司、三种角色
要求学生分小组成立公司,公司必须以真实的企业为背景,这些真实的企业既可以来自于校内实训基地,也可以来自于校外真实企业,充分地利用了校内外实训条件。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分别扮演:生产者(卖方)、消费者(买方)和政府三种角色的决策为所成立的公司进行决策。见图3。
图3 情景设计:成立公司、三种角色
(四)教学方法:两类任务、三轮驱动
根据背景企业,为学生设置两类任务,一类是横向任务、一类是纵向任务。纵向任务是企业决策背景分析,一般安排模块和单元后,主要是让学生在对规律深刻理解后,对选择的背景企业进行一系列与经济规律有关的决策分析,目的是将经济规律灵活地运用到真实的企业决策中来。横向任务在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都有安排,一般是跨单元的任务,目的是加深或拓宽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两类任务任务可分别设置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课前任务目的是通过任务驱动导入明确能力目标、课堂任务目的是通过任务驱动实现能力目标,课后任务目的是通过驱动提升能力目标。见图3。
图4 教学方法:两类任务、三轮驱动
(五)教学考核:过程考核、多元参与
本课程构建“过程考核、多元参与”的“363”学习评价体系。通过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及学生代表3个主体,借助线上、线下、过程、结果、定性、定量6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素质知识和技能3个方面的考核。
1.对授课学生的考核
课程综合成绩=线下考核(70%)+线上考核(30%),其中,线下考核(70%)= 任务考核(60%)+特别加分(10%)见图5。
图5 授课学生经济学基础的考核方法
(1)线下考核:属于任务考核,包括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的横向任务和和纵向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学生期末作品完成情况,既有定量考核又有定性考核。考核学生素质、知识和技能三方面。考核主体由教师、企业专家和学生代表共同完成。针对“选择性作业”和“优秀作业分享”环节,设置10%的权重进行特别加分,属于定性考核。
(2)线上考核:包括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涉及讨论(领任务涨知识)、小测试(通关大挑战)、综合测试(模块测验)和期末考核(期末考试)。既有定量考核又有定性考核。考核学生素质、知识和技能三方面。由中国大学MOOC平台考核系统自动完成。
2.对社会学员的考核
对社会学习者:采取线上考核方式。包括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涉及讨论(领任务涨知识)、小测试(通关大挑战)、综合测试(模块测验)和期末考核(期末考试)。考核学生素质、知识和技能三方面。由中国大学MOOC平台考核系统自动完成。在“老师答疑区”和“精华区”对学员的综合素养及创新性思维进行亮点加分,由平台管理教师完成,实现定性的素质考核。见图6。
图6 社会学员经济学基础的考核方法
二、配套教材
(一)主编教材
1.《经济学基础(第4版)》:“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十四五”职业教育江苏省规划教材
2.《经济学基础(第 4 版)》使用及评价情况
(二)课程团队与企业合作主编的配套《经济学基础实训指导书》
三、相关荣誉
(一)课程建设荣誉
(二)团队教改荣誉
1.教学业务比赛荣誉
2.课程教学改革课题
3.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四、示范引领
(一)课程示范引领
1. 2018年王海燕应邀在“第一届江浙沪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论坛”作“高职教育专业基础课改实践探索——以《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为例”的主题分享
第一届江浙沪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论坛专家对《经济学基础》教学的评价
2. 2013年王海燕应邀在“全国高职高专经济学基础创新型教学高级研修班”作“《经济学基础》课程设计”主题分享
3. 2022年王海燕老师应邀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十五届“说专业·说课程·说专业群”研讨会作“《经济学基础》说课程”主题分享
4.2022年王海燕老师应邀在“新专业简介背景下的高职课程改革”职业教育大讲堂作“以赛促教”教学设计主题分享
四、课程建设研讨花絮
1. 2007年华桂宏教授带领课程团队进行课程改革研讨
2.2018年华桂宏教授组织课程团队进行《经济学基础(第3版)》教材修订研讨
3.2022年华桂宏教授组织课程团队进行《经济学基础(第4版)》教材修订研讨
4.王海燕带领课程团队多次开展课程建设研讨
五、课程课堂活动花絮
1.实训项目——拍卖会
2.实训项目——辩论赛
3.实训项目——研讨会
六、学生实训报告展示(部分)
七、课程校内实训场景(部分)
一、课程总目标
1.素质目标:树立制度自信、正确消费观及生产观;遵守价格及市场秩序,兼顾效率公平,增强社会责任感。
2.知识目标:掌握消费规律、生产规律、价格规律、竞争规律以及经济政策等知识。
3.技能目标:熟练运用经济规律分析经济活动,在工作、学习及生活中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二、课程分模块目标
一、针对高校大学生
在学习“补充拓展”板块时,需要有一定的高等数学基础。
二、针对非高校学员
由于可以选择性学习“补充拓展”板块,通过视频中的生活实例就可以理解和运用基本经济规律。因此,不需要数学基础。
一、理论类经典参考书目
[1][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上下册)(19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7
[2][美]曼昆,梁小民.经济学原理(第8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3]尹伯成,刘江会.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9版)[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8
[4]马工程《西方经济学(上册)》(第2版)配套题库[M].北京:圣才电子出版社.2022
[5]吴冰,吴雷.经济学基础教程(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高职)
二、应用类经典参考书目
[1]梁小民.写给企业家的经济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2]珍大户.认知世界的经济学[M].南京:凤凰文艺出版社.2021
[3]卢进强.应用经济学[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三、进阶类参考书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上下册)第8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
[2]厉以宁.《西方经济学》(第4版)配套题库[M].北京:圣才电子出版社.2022
[3][美]斯坦利·L.布鲁等.经济思想史(第八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四、兴趣类参考书目
[1][美]史蒂芬·列维特 史蒂芬·都伯纳.魔鬼经济学[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社.2021
[2][美]罗伯特·弗兰克.牛奶可乐经济学[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21
[3]薛兆丰.薛兆丰经济学讲义[M].北京:中信出版社.2023
五、经济动态栏目
[1]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
[2]第一财经:http://www.yicai.com/
[3]The Economist(经济学人):http://www.economist.com/
备注:
(1)本学期的部分参考资料已经更新,更新率达29%,红色部分为更新的参考书目。
(2)本课程还自互联网公开资源引用了诸多数据、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资料及素材,谨向原作者及提供者深表谢意!
1.本平台的《走进经济学》与一般高校开设的《西方经济学》《经济学基础》课程有哪些异同?为什么取名《走进经济学》?
答 : (1)本课程与一般高校开设的《经济学基础》或《西方经济学》覆盖的主要教学内容以及知识点都一样,只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经济学规律,将课程体系做了重构。2007年,华桂宏教授在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业担任校长期间,带领经济学课程团队进行课程改革研讨,他首次提出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融合为一体的思想,他认为宏观经济是微观主体的决策背景和环境,宏微融合更有利于各个个体的决策,因此,教学团队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机的整合为六个模块。
(2)华桂宏教授提出,经济学本来就是生活化的一门课,课程改革中应尽量少用数学、公式,图表等抽象的表达方式,而要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并注重经济规律的运用,要让经济学生动化、生活化,应用化。2019年,课程立项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面向社会成员开放,团队讨论后认为,将《经济学基础》更名为更加生活化的《走进经济学》,更符合课程特色,也可以让更多的经济学爱好者学习。
2.本课程适用于哪些学习对象?
答:本课程适用于高职院校《西方经济学》或《经济学基础》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也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以及对经济感兴趣的社会学员学习。
3. 学习本课程需要很好的数学基础吗?
答 : 不需要。本课程用生动活泼生活实例来讲授经济学的原理,非常通俗易懂和实用,因此,没有数学基础也完全听得懂。
4. 爱课程网与中国大学M00C平台都有帐号,该用哪个帐号学习?
答 : 两个账号都可登录学习,但要注意务必记住自己的选课入口,并选定一个固定入口进入学习,以便准确记录您的学习痕迹、真实反馈您的学习成绩。(可能两个入口的学习记录并不会合并)
5. 课程学习结束,如何获得MOOC平台学习成绩凭证?
答 : 根据平台新规定,如果想获得MOOC平台成绩凭证,请务必完成两个程序:第一,如实在平台填写您的所有信息,包括姓名学号昵称等,以便统计成绩时成绩与个人信息保持统一;第二,建议加入MOOC平台的慕课堂,以便课程平台老师协助您期末导出成绩。每学期开学2周内,课程会以公告和邮件两种形式,通知需要平台成绩选课学生加入自己的慕课堂,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内学生,根据任课老师要求,进入任课老师指定的慕课堂班级;非无锡商业技术学院学员,请进入“非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员”慕课堂,具体要求请关注课程公告。
6. 如果有问题想随时咨询老师,除了MOOC平台,还有别的联系方式吗?
答 : 为了给学员提供更加及时的答疑服务,我们课程团队特意建立了QQ交流群(298091913),有需要的学员欢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