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一种特定而又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以采集、表达、处理、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在内)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GIS是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和进步密切关联的一门信息科学与技术。GIS的应用既涉及自然科学领域,也涉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包括城市规划、土地管理、自然资源调查、农业、林业、海洋、水利等,以及文学、历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是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等本科专业的大类平台课程,或专业核心课。
该课程是武汉大学示范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地理空间数据获取技术、地理空间数据表达技术、地理空间数据处理技术、地理空间数据管理技术、空间数据分析技术,以及地理制图与空间数据可视化技术等。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是一门关于GIS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专业基础课、为大类平台必修课,包括GIS的基本概念、起因与发展、GIS的构成、空间数据获取、空间数据表达、空间数据处理、空间数据管理、空间数据分析、地图制图与空间数据可视化等。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地掌握GIS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等,为后续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作业练习,应达到以下课程目标:
1)掌握GIS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特性;
2)掌握GIS空间数据表达、获取和处理的技术与方法;
3)掌握GIS空间数据管理、分析与可视化制图的技术与方法;
4)了解GIS在各相关领域的应用,结合实际应用,提出应用GIS的思路和方法。
认真学习所有课程视频、完成课程作业、参加结课考试。
[1] 龚健雅,秦昆,唐雪华,乐鹏. 2020.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第二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