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况
结构是房屋的基本骨架,如何在房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之间进行合理的平衡,是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利用所学到力学知识、基本概念和理论,根据不同结构体系的受力特点,合理的选择结构类型,熟悉结构设计过程和结构概念设计方法,针对工程实际问题,合理进行力学模型简化,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计算分析,结合现行国家结构设计规范,掌握钢筋混凝土单向板和双向板、单层工业厂房和砌体结构的结构设计方法。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通过对工程案例进行剖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设计能力的创新性思维。教学团队始终坚持以教书育人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尤其注重学生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不断改进结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并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在教学团队全体老师的不懈努力下,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创新,课程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成绩,建筑结构设计教学团队多次负责指导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并获得特等奖2次。
(1) 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
本课程属土木工程微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以培养创新研究型人才为目的,本课程通过网络或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建筑结构体系与选型、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和砌体结构的结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注重培养学生从工程实际中发现、提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思维方法。
(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学时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结构体系与选型、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砌体结构和建筑结构CAD。以认识结构体系的基本特点、结构设计有关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熟悉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和砌体结构的结构设计方法为主线,同时掌握结构分析软件的应用,使学生基本具备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能力。本课程设置68学时的教学内容。
(3) 课程共分6章。
内容简洁清晰,着眼工程实际,启发创新思维,培养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第1章为建筑结构体系与选型,讲述建筑结构的基本类型、特点、适用范围和选择方法;讲授8学时。第2章为建筑结构设计概论,讲述结构设计的程序、结构概念设计、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以和建筑结构的作用;讲授8学时。第3章为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设计,讲述钢筋混凝土单向板、双向板和楼梯的设计方法;讲授12学时。第4章为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讲述单层厂房结构的组成及布置、单层厂房结构排架内力分析、单层厂房柱的设计、其他构件(抗风柱、屋架和吊车梁)设计和单厂结构各构件与柱连接构造设计;讲授12学时。第5章为砌体结构,讲述砌体的力学性能、砌体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法、无筋砌体构件承载力计算、配筋砖砌体和配筋砌块砌体构件设计、墙(柱)高厚比验算、过梁(墙梁和挑梁)设计和砌体结构的构造措施;讲授18学时。第6章为建筑结构CAD,讲述PKPM结构设计入门、标准层和组装、SATWE参数设置和梁柱施工图等;讲授10学时。
剖析建筑结构中的力学问题,紧密结合现行国家结构设计规范。使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单向板和双向板、单层工业厂房和砌体结构等常用结构的结构设计方法以及结构分析软件的应用,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
预备课程:结构设计原理、结构力学、建筑材料、土木工程制图等。
1.本课程采用百分制,期中考试占50分,期末考试占50分;
2.本课程没有免费证书,只有认证证书,认证证书需付费在线申请;
3.考核总分60分-84分可以申请合格认证证书:85分(含)以上可以申请优秀认证证书。
参考资料
[1] 彭伟,杨滔,王春华,等.房屋建筑工程(第三版) [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2] 罗福午,张惠英,杨军.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及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7] 黄东升,王艳晗,吴强,等.建筑结构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9] 谢启芳,门进杰.砌体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10] 吴秀丽,王世琪,付慧琼.砌体结构[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12] 崔钦淑,聂洪达.建筑结构CAD教程(第2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3] 樊江,郭瑞霞,皇甫双娥,等. 建筑结构CAD (第4版) [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14] 叶献国,种迅,蒋庆,等. 建筑结构CAD及工程应用[M].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
[15] 李星容,张守斌.PKPM结构系列软件应用与设计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7.
[16] PMCADS-1 (2)结构平面CAD软件用户手册及技术条件[M].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 PM CAD工程部. 2014.
[17] SATWE S-3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墙元模型)用户手册及技术条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 CAD工程部. 2014.
[18] JCCAD S-5独基、条基、钢筋混凝土地基梁、桩基础和筏板基础设计软件用户手册及 技术条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 CAD工程部.2014.
[19] 张宇鑫,刘海成,张星源.PKPM结构设计应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20] 李永康,马国祝.PKPM2010结构CAD软件应用与结构设计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1] 崔钦淑.PKPM结构设计程序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结合现行国家结构设计规范、标准和规程进行学习;将网上视频学习与教材内容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