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造》课程,一是在优化内容上下功夫,力争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结合,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实践能力强、以一线工程师为主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课程主题紧紧围绕此精神展开。重点聚焦中国制造、创新创业、工匠精神培育等选题,在内容上努力做到三个“立足”:立足工业最前沿、立足创新最前沿、立足成就最前沿,以宽广的视野、丰富的知识,打造精品课程内容。
二是在打造团队上下功夫,力争构建校企联合“双师(教师、工程师)”联袂的团队授课模式。课程主讲教师既有校内专业水平突出的教授,也有外校聘请的知名教授,还有来自社会的知名人士及企业工程师。教师与工程师联手,文理工多学科渗透,以多元视角描绘“中国智造”的宏伟蓝图和现实方略。
《中国智造》课程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板块展开:(1)中国道路与中国梦;(2)中国制造与中国未来;(3)中国智慧与传统文化。每一板块下设计2-3个主题相近又各有侧重的专题,以“形散而神不散”的方式实现宏大视野和主题聚焦之间的统一。
(1)总课程成绩60-79分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上为优秀。
(2)总课程成绩由单元测验、课堂讨论、期末考试组成,单元测验成绩占总成绩的50%;课堂讨论区讨论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30%。
(3)单元测试为客观题,由系统直接改卷;“课堂讨论”回复总数量需达到5次以上方可取得讨论区成绩的满分。
(4)为了使在线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更加严谨,保证中国大学MOOC平台证书的权威性,从2019年9月份开始,中国大学MOOC将不再发放免费证书,课程全部内容结束后可付费申请课程证书。
1.孙力:《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19年。
2.《中国制造2025白皮书》2015
3.王永庆,《人工智能原理与方法》,西安交大出版社,1998年。
4.任和,《民用飞机工业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交大出版社,2018。
5.徐家跃,《科学闲话》,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
6.中国高铁丛书,中国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年。
7.【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人民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