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诗,并非人类生存所必需。但人生在世,肉体温饱之外,精神还须有所寄托,心灵还得有所安顿,诗歌正是中国人精神寄托、心灵安顿的方式之一。 平生飞动意,今日醉弦歌。且让我们在纷繁琐屑的当下稍事停顿,与千古诗人做心与心的交流、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摇荡性灵,陶冶情怀,当一回有梦的“精神贵族”!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中国诗歌艺术》是为非中文专业学生设计的文化素质公选课,自1996年至今已在四川大学为文理工医各类学生开课28年。

   2011年,本课程转型升级为“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上网后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精品视频公开课”之一。2013年,拓展资源,录制全部课程上网,实现了资源共享课的升级改造,2016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6年,我们重新整合,精心设计,根据网络教学模式与传播特点拍摄制作成MOOC,努力做到课程资源独特、完整、丰富、生动,并通过积极有效的互动,进一步服务于广大网络学习者。在众多学员的热情支持下,已成功运行十五学期。

   2017年12月,本课程被教育部授予国家首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证书。后获评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本课程紧扣中国诗歌特点,谈论涉及诗歌观念、构成要素、表现艺术、诗学常识、阅读态度等的诸多话题,如 “诗心”、“语言张力”、“比兴寄托”、“用典”等,期待使学习者得到关于中国诗歌的鲜明印象。

    本课程注重艺术欣赏,启发学习者体会、感悟中国诗歌的独特魅力。每周一话题,简要介绍相关知识,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结合该话题作精当讲解,引导学习者探究:中国诗歌以什么震撼人心?诗的语言魔力何在?诗中的时间空间与现实时空是一回事吗?传统诗歌为什么爱用典?等等。诱发兴趣,陶冶情操,引领学习者领悟中华民族高贵的人文精神。 

    本学期是本课程的第十六次运行,教学内容共十周,每周二推出新课。授课完成后的三周为复习考试周。

  


授课目标

1、获取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常识及相关人文知识,感受母语之美,提高诗歌阅读能力与审美能力。

2、涵养性情,滋润心灵。

3、领悟中国古典诗歌传递的人文精神。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具备相当于高中水准的语文阅读能力,喜爱中国古典诗歌。

参考资料

教材:

《中国诗歌艺术》(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王红、谢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2008重印)。



常见问题

本课程在教学思路上,彻底突破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模式,不以习见的作家、时代或体裁、主题等为线索,而是紧扣中国诗歌特点,谈论涉及诗歌观念、构成要素、表现艺术、诗学常识、阅读态度等的诸多话题;在讲授方法上,注重艺术欣赏,不泥于理论探讨、繁琐引证,注重启发学生体会、感悟中国诗歌的独特魅力,以激发兴趣、激活诗兴诗情、提高审美趣味、陶冶情操为主要目的。初学者或习惯于“文学史”教学模式的同学可能会有一个适应阶段。我们将注重启发,加强论坛互动,希望选课同学积极参与讨论,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本课程注重提高选课者对古典诗歌的阅读、理解、欣赏能力,并进而增强对语言艺术的感悟及应用能力,选课同学亦应保持对语言艺术及其他相关艺术的敏锐感觉,在课外养成阅读习惯,乐于揣摩体会,勤于动笔习练,争取提高自己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并通过对母语文学作品的深入学习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定会有更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