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货币银行学(现更名为“金融学”),是经济金融类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手段多样。教学内容涵盖货币、信用、金融资产与价格、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总量与均衡、调控与监管、金融发展等所有金融活动。有利于认识金融原理,了解金融现状,掌握分析方法,培养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货币银行学》(现更名为《金融学》)是教育部确定的 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大学金融学、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主干课程之一。经济学专业的课内学时68学时,4个学分。

货币银行学的主要研究金融体系的运行及其与实际经济之间的关系,其研究对象为货币与银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货币、信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供求理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与金融调控、金融稳定与经济发展等内容。通过《货币银行学》课程的理论学习,能够系统地了解和认识现代金融体系;掌握货币金融学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对货币、信用、银行、其他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活动等基本范畴,及其运行规律有系统地掌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金融方面的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货币政策等基本范畴有较系统的掌握。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为学生的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金融理论基础。


授课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理论、金融市场运行机制、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和主要业务、中央银行及其调控机制、金融深化与创新理论、货币供求理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等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掌握金融宏观调控的基本方法。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参考资料

(1)课程指定使用教材:

   黄达:《金融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2)课程参考阅读教材及书目:

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

  兹维·博迪:《金融学》;

饶余庆:《现代货币银行学》;

  李健:《金融学》(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

(3)报刊阅读:

  中文期刊:《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中国金融》;《金融论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