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是人文社会科学最基础的入门课程之一,主要研究人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问题。学习社会学一方面需要掌握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流派及其理论观点和模型,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的敏锐力与洞察力,做到学以致用,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中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对社会整体的认知。
本课程包含十三个章节模块,主要涉及:1社会学导论,2社会问题,3贫困与人口问题,4文化,5社会化,6社会互动,7社会角色,8社会网络与群体,9家庭、婚姻,10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11社区,12城市化,13现代化。 每一个章节主题和知识点都会辅以典型案例、趣味故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做到讲好社会学的故事、讲好社会学的理论!
我们的团队一定拿出饱满的热情,以简明清晰、生动详实、趣味多彩的风格方式带着大家轻松领略社会学殿堂里的奇珍异宝。
帮助学生掌握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流派及其理论观点和模型,同时提升学生捕捉日常生活中常见且重要社会问题的敏锐力与洞察力。促使学生运用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对社会问题展开适当的分析和正确的评价;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中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对社会整体的认知。
其他通识课知识
【1】郑杭生等:《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2】[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美]鲁思·华莱士、艾莉森·沃尔夫:《当代社会学理论》(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美]劳伦斯·纽曼:《社会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美]斯蒂芬·K·桑德森:《宏观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7】[美]乔纳森稨. 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七版),华夏出版社,2006.
【8】[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9】[法]艾德加·莫兰:《社会学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0】[美]约翰.J.麦休尼斯:《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 有人的地方一定就有社会吗?
2. 如何认识社会、社会运行与社会学的关系?
3. 社会问题有哪些经典的理论解释?
4. 贫困的测量方法有哪些?
5. 人口对社会运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层面?
6. 如何认识和理解新中国建国70年社区治理的变迁和意义?
7. 如何从边际文化角度解读改革起始点的选择问题?
8. 面临社会角色失调时如何调适?
9. 如何认识和理解中西方城市化的区别和差异?
10.如何认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