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数学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本课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从制定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了深人探究,以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基于学生所学专业的需求、基于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为原则,突破学科体系障碍,重视与财经专业知识的整合,重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根据教育部现行课程目标的定位,结合财经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教学实际,将内容分为“经济活动中的比”“经济活动中的方程和不等式”“经济活动中的函数”“经济活动中的数列”“物流中的立体几何”“机器人运行路径中的向量”“经济活动中的概率与统计”“财产清查中的立体几何”八个专题,每个专题相互独立,均可零起点开始学习,可根据项目化教学需要进行灵活调整,适用于不同学校不同财经商贸类专业。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定位——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

本课程是财经商贸类专业三年级必修公共基础课,是学习完数学基础模块并掌握了一定专业知识后学习的拓展模块二,旨在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促进专业学习、提升数学应用意识。也可用于专业教师培训用书,或其他专业学生跨界学习读本,还可作为企业员工培训教材。

课程建设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数学课程标准》将原有数学进行重构,设置线上8个专题和线下7个专业数学实训课例,共48讲,60学时,3学分,使中职数学教学在基础性和科学性前提下,更具职业性、应用性、思想性和灵活性,解决了中职数学学科素养落实难、课程思政效果不佳、数学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等问题。

2团队成员社会影响——师德高、实力强、影响大

团队成员结构合理,师德高、实力强、影响大。近五年来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教学能力类比赛国家级一等奖3项;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秦一梅获评济南市名师称号,济南市“立德树人”学科领军人选。

团队成员陆泽贵参与教育部《中职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工作;是“十四五”职业教育《数学》国家规划主编。团队成员在省内外开展讲座培训近百余场,为中职数学新课标的实施和提高中职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课程设计

1为适应深度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无缝对接岗位生产的项目化教学需求,树立“一核两翼三融入”课程改革理念,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于数学知识和应用能力的需求,联合企业与高教社一起建设专业数学课程体系。在多个平台推广应用,利用知识图谱和数字驱动管理推进教育数字化改革。

2课程三维教学目标提升学以致用的能力,养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习惯,成为信息素养高,可持续学习、发展能力强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3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接相关财经商贸类岗位工作过程和经济活动,以数学知识为主线,结合相关专业知识将原有数学重构为8个专题,43讲,其中动画、视频、音频、虚拟仿真类型资源占45%。各专题相互独立,均可零基础开始学习,根据具体需求灵活调整学习顺序,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三、课程建设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八大更加注重为指导思想,

(二)建设历程

依托五个省级教改项目,历时五个阶段改革创新,扎实推进课程建设。

1建设阶段:针对传统数学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的问题,创建“以专业知识为点,数学知识为面,解决问题为主线,对接产业链的专业情境为体”的“点线面体”四维教学模式,充分实现了中职数学的职业性、应用性。

2完善阶段:完成了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汽修数学、财经数学的建设,2016-2019年依次在中国大学M00C网上线,形成中职数学课程体系,解决了大部分数学教师不懂学生所学专业和专业教师不懂数学而造成的数专融合推广困难的问题,提升了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影响力。

3改革阶段:针对传统数学教学信息技术应用中存在各种数据孤岛的问题,利用知识图谱创建多元化智能评价体系,促进全体学生符合个性化成长规律的智慧发展,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

4提升阶段:创建了“一核两翼三融入”数学思政课程,获评济南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立项为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5创新阶段:结合专业特点在每个专题后3课时线下数学建模实训课,有效融入劳动教育和岗位能力和工匠精神,创建基于数学建模的“微课题式”研究性教学模式,更好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共同体

(三)资源建设

建成微课视频、动画资源、财经数学微信小程序,共计983个课程资源。创新阶段基于学生实习岗位添加AR技术13个,为电商专业学生帮助销售智能制造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持,动画、视频、音频、虚拟仿真资源占45%

四、课程实施

1教学安排

在财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数学》是高三阶段的必修课,每周3学时,是学生学习完《数学》基础模块与财经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专数融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职业技能力的新型专业数学精品教学资源。

2教学实施

创建“三阶段十步骤”微课题式研究性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为本理念,让学生用功于课前:师生共同确定微型课题,建立调研协作组;基于真实应用科学地收集、整理资料;并根据需求自主学习课前微课。

得法于课中: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汇报成果、数据分析、数学建模、解决问题四个步骤完成数学相关研究性学习,融会贯通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专业问题。

受益于课后:结合平台数据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和增值评价,并进行下一步学习规划,使教学环节形成闭环,学生能力素养循环上升。

2教学环境

基于“两平三端六化”智慧教学体系,课前,以学情分析智能化为核心;课中,以师生互动立体化、过程评价数据化为关键;课后,以智能推送个性化为重点;评价,以思政效果可量化、增值评价可视化为亮点。平台实时显示数据画像和增值性评价,使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个性化辅导;学生及时调整学习规划,扬长补短全面发展。

五、教学效果

(一)打造了“有趣、有用、有文化、有情怀”的四有课堂

通过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使线上线下课堂均发生了巨大变化:

线下课堂:有视频、有动画、有参与、有评价,老师讲的激情四溢,学生听得入神,通过微信小程序和扫码AR图片就弄明白了数学问题和专业知识。

线上课堂:有方案、有任务、有互动、有监督,学生通过登陆APP和扫码二维码,

就有海量课程资源和AI数字人贴心小老师,哪里不会问哪里,智能推送答疑解惑。

很多学生不再满足于做一名操作工,萌发了做一名技师的梦想,立志要学好专业,建设家乡。

(二)数专融合提升职业能力,跨界学习拓宽就业渠道

1.微课题式教学提高数学素养

2.财经数学增强财经知识储备

3.跨界学习提升就业竞争力

使学生成为许多金融机构、企业和经济部门争抢的具备较强数学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三)线上课程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远程教学成为脱贫“加油站”

在精准扶贫帮扶地湖南、甘肃、重庆武隆等地的职业学校,大幅提升了扶贫地区职业数学教学质量,成为助力“扶志气、扶智慧、扶技能”的扶贫“加油站”。

六、特色亮点

(一)确立先进理念,科学面向产业需求和教育教学规律来进行改革研究,落实教育现代化的更加注重“德育为先、全面发展”;

(二)优化教学内容,跟着专业建课程,随着需求定内容,落实教育现代化的更加注重“终身学习、知行合一”;

(三)改革教学模式,“微课题式”研究性教学模式,落实教育现代化更加注重“因材施教、融合发展”;

(四)完善评价机制,用好“两平三端六化”智慧教学体系,教育现代化更加注重“共建共享,面向人人”。

由学科到专业,由专业到跨界,增强了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数学》在线课程,在校内和校外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效果。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财经知识储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促进产学研结合,提高教育质量。

 

授课目标

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学生

中职学校数学学科教师、财经专业教师

其他学习者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初中数学知识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财经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陆泽贵 秦一梅主编,书号:978-7-04-051937-2.

2.《数学(第一册)(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陆泽贵 秦静主编。 书号:978-7-04-046022-3。

3.《数学(第二册)(第二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陆泽贵 秦静主编。 书号: 978-7-04-047094-9。

4.《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李广全主编。书号:978-7-04-049797-7。 

5.《 数学(基础模块)下册(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李广全主编。书号:978-7-04-049798-4

6.《数学(基础模块)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发展研究所组编,书号:978-7-04-056259-0。

7.《数学(基础模块)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发展研究所组编,书号:978-7-04-0562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