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欢迎来到《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本课程是江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是面向高职会计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以“立德树人”为引领,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精准对接成本核算与管理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在整合“成本会计”和“成本会计实训”两门课程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课程与工作相结合、教室与实训室相结合的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成本核算职业能力为重点,基于成本会计工作过程,讲授成本核算的基本理论、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及辅助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作业成本法、成本分析、成本考核和成本控制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岗位的相关工作。


    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交融渗透,对传统会计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为了使学生能适应转型期及以后成本核算及管理岗位的能力要求,我们对本课程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增加了成本管理的内容。 对线上、线下的教学内容,我们都制作了包括趣味动画、教学视频、教学课件、题库、作业库、试卷库,案例、实训、辅助讲解、思政课堂、会计英语单词卡等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进行学习和自我检测。

授课目标

    《成本核算与管理》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它的主要能力是掌握成本核算、成本考核、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其中成本核算是成本考核、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的基础,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是成本核算的最终目标。


    1.知识目标


    (1)明确成本的概念、内容及职能,熟悉成本会计的历史发展,了解成本会计的任务,掌握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在实际成本计算过程中,能够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并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选择最为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


    (2)熟悉企业成本核算过程,掌握各项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方法;能够熟练应用基本方法(品种法、分步法及分批法)和辅助方法(分类法及定额法)进行产品成本核算;


    (3)掌握成本报表的编制要求和方法,运用成本考核、成本控制及成本分析等成本管理方法进行成本管理,能够解决企业成本管理决策中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1)通过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产品成本的计算的学习,训练学生的综合核算能力;通过成本报表的编制、成本考核、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训练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综合模拟训练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业务分析能力、职业判断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等,提高学生严谨务实、诚实守信等综合素质。


    3.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节约成本的意识,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养成良好的会计职业素养,遵守会计职业行为规范,在日常学习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讲诚信、重操守、负责任、精核算,善管理”的专业技能人才。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课程要求学员具备会计基础与操作以及企业会计业务核算的相关知识。

参考资料

    1.配套教材:


    (1)柯于珍,《成本核算与管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11月;

 

   (2)柯于珍,《成本核算与管理习题实训(第二版)》,2021年3月;

   

             


     

     2.参考教材:


    (1)蒋晓云、胡中艾,《成本核算与管理(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9月;


    (2)李爱红,《成本核算与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11月;


    (3)石磊、陈晓明,《成本核算与管理》,立信会计出版社,2022年2月;


    (4)李跃升,《成本管理会计与企业决策分析》,中国工信出版集团,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年10月;

    

    (5)企业产品成本会计编审委员会,《企业产品成本会计核算详解与实务内容精解》,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年6月。

 

     3. 参考网站:


    (1)中国会计网:http://www.canet.com.cn/


    (2)中国会计视野论坛:http://bbs.esnai.com/

      

    (3)吾爱会计网:http://52kuaiji.cc/

常见问题

    Q : 有疑问时怎么联系老师?


    A : 为了更好地服务同学们,本课程教师和助教会经常在线答疑,同学们可以在课程交流区提出问题,老师们会尽快为大家解答。


    Q : 如何开始本课程的学习?


    A : 为了使同学们顺利学习这门课程,课程组教师编制了本课程的“学生学习手册”,同学们可以参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