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信号与系统”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电子、通信、计算机、自控、信息处理等专业的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今后工作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思维方法、着力提高学生应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客观世界实际问题的能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以线性原理为基础,使同学们掌握连续和离散信号、连续和离散线性定常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培养同学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打好理论方面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信号分析方面,应掌握信号分析的基本变换理论,包括:

1、连续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

2、连续非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3、连续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

4、离散信号(序列)的Z变换。

在系统分析方面,应掌握系统的各种描述方法和分析方法,包括: 

1、连续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2、离散系统差分方程的建立;

3、系统的传递算子和传递函数的计算,会用卷积以及变换域方法求解系统;

4、会判定系统的稳定性及对系统进行模拟。

    本课程强调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系统地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先“信号分析”后“系统分析”、先“连续”后“离散”、先“时域”后“变换域”的模式,这样既体现了信号与系统两者之间在理论分析上相对独立、在内容上相互并行的特点,又遵循了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授课目标

掌握系统的分析方法,即解决在已知系统和输入信号的条件下,如何求解系统的响应。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先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电路分析。

参考资料

[1]谭鸽伟,冯桂,黄公彝信号与系统.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1月。

[2] 郑君里应启珩杨为理信号与系统(上册)[M]. 3.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郑君里应启珩杨为理信号与系统(下册)[M]. 3.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 刘泉江雪梅. 信号与系统[M] .1.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 奥本海姆. 信号与系统[M] .2. 刘树棠.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6] 吴大正,杨林耀,张永瑞.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M] .4.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常见问题

Q :  怎样学习信号与系统?

A : 信号与系统的学习方法如下:

      1. 着重掌握信号与系统分析的物理含义,将数学概念、物理概念及其工程概念相结合。

       2. 注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加强实践环节(学会用MATLAB进行信号分析),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与概念的理解。

       4. 通过多练和复习加深所学的基本概念,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