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美-空间形态设计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针对设计基础视觉能力提高,采用“活化”构成理论 +三维虚拟设计+手工实操设计,注重学习过程中眼、手、心、脑、多重体验,从而达到专业性、趣味性、审美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程既适合设计专业学生学习,也适用于对于审美能力提高有兴趣的外专业同学,选修无需专业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用有形的物质,创造无形的空间。

探索形态和谐的构成方式。

用“非凡”的眼睛在自然中寻找有意味的形式。

师法自然,知晓美的原理。

用构成语言再现事物,选择设计、学习创造。

手智表心智,知行合一。


设计构成从包豪斯时期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是从抽象形态入手培养设计造型思维的有效手段。信息化时代,混合式学习是未来主流的教学模式,在IT技术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当代的数字土著的设计学生面临新的学习行为构建,三大构成在内容与方法上面临更新的问题,而如何借助慕课平台,实现设计构成在数字创意视阙下价值重构,值得探索。

本课程以数字化信息设计为基础,寻求立体构成课程于现行教学范式之外的新的可能性与补充,探索关于课程设计形式、课程效用性、实现技术、互动体验等内容。主要通过建立内容精炼、小颗粒度的、符合在线学习心理的立体构成数字化课程。通过视频讲解、动画演示和虚拟交互仿真实验等多元的信息化手段,夯实课程基础,丰富教学形式,并提供课后仿真练习、经典案例虚拟体验、教师答疑等完善的教学环节,贯穿教学活动的整体阶段。构建一个信息化时代下的立体、便捷与互动的构成课程教学体系与核心资源共享数据库。以学生为核心,形成高质量教材建设、高起点教学改革、高成效教学成果体系,探究系统化、信息化、创新型的教学体系建设。

课程是福建省精品在线课程、福建省创新创业改革课程,选用教师自编的《立体构成—空间形态构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授课目标

1. 课程在设计中从整体出发综合把握三大构成的视觉语言形式,协调三者的内在联系,将三大构成的知识以“物以致用”的思维理念,综合地应用到艺术设计中。


2. 注重设计构成的应用性与审美性,通过大量的视觉赏析和学习造型规律来启发学生对造型设计的潜在想象力和才能。旨在从思想意识上,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3. 实践创新上,提升学生审美创意表达能力及设计的造型实践技能。

  • 造型抽象能力的培养。

空间形态构成的表达方式是形象化的,但思维方式却是数理的,是以相对抽象的造型去表现自然中的物质形态,突破具象形态对思维的束缚,研究抽象造型的艺术美感。

  • 三维视觉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培养设计中空间感觉,开发视觉体验,把握造物与空间的整体关系,学会用有型的物质,创造一个无形的空间。灵活应用设计造物来表达自己的心智,培养学生的三维视觉语言的表达能力。

  • 形态造型能力的培养。

研究和探索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和形式美的原理,掌握空间形态构成的一系列设计方法和要领,将设计意图转换成三维造型,进而成为设计作品。

  • 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设计不仅是构思和意向,设计是一个造物的过程,通过对材质的认识和对材料加工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能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探索材质肌理、结构工艺与色彩表现,提高以物表意的能力(物是指材料加工成型)。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1、构成知识预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

2、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

3、可视化设计相关

4、设计案例积累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本课程教材选用自编的清华大学出版社教材《立体构成-空间形态构成》,该教材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2、平面构成--设计之维,艾小群、吴振东、罗雪,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一版。

3、交互媒体设计,吴振东、艾小群,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