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是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等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能源、动力、机械、化工、航空航天等工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后续专业课及未来的工作和研究提供理论和工程基础。
本课程为大家介绍:能量转换过程中遵循的理论基础,热力学第零定律、热力学第一、二和三定律;实现能量转换的工质的热物性;实现能量转换的热力循环和热力过程的分析和计算;为创新研究提供基础的热力学微分关系、实际气体特性及化学热力学知识等。
本课程为大家提供系统的工程热力学理论讲解视频,着重对重点、难点知识和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同时提供习题训练库和试卷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不仅能理解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同时能掌握典型习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本课程重视理论基础的学习:重点讲解了开口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普遍表达式、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三种数学表达式及不同形式火用及火用方程的分析和计算,同时介绍了实际气体、热力学微分关系式及化学热力学的知识;
本课程重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课程中有对典型例题和习题讲解的视频、有大量的测验和习题、有帮助大家练习的习题训练库和试卷库,还有实验讲解和实验过程视频。
1、理论知识方面:掌握热量转换时遵循的基本规律:热力学第零、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掌握能量守恒方程式的含义和应用;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三种数学表达及其应用;掌握气体流动和压气机中热力过程和热力循环的分析和计算;掌握热力机械、动力机械、制冷机械中热力循环分析方法和能量转换过程的分析和计算;掌握不同工质的热力学特性;掌握湿空气的基本特性和湿空气的热力过程分析和计算;了解实际气体的特性、压缩因子图、热力学微分关系式的应用;了解化学热力学基础知识。
2、实验技能方面:会根据基础理论设计简单热力学实验,并能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大学数学
大学物理
流体力学
1、选用教材:
(1)理论课教材:工程热力学(第五版).沈维道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3月
(2)实验课教材:自编实验指导书
2、参考书:
(1)工程热力学精要分析及典型题精解.何雅玲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工程热力学(第三版).曾丹苓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3)工程热力学(第二版).朱明善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4)工程热力学.[美]M. C. 波特尔,C. W.萨默顿著.郭航等译.科学出版社.2002年
(5)工程热力学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第三版).童钧耕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6)传热和传质基本原理.F.P.Incropera著.葛新石等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年
(7)工程热力学(第6版). Yunus A.Cengel,Michael A.Boles. 何雅玲.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年
(8)工程热力学.杜雅琴.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年
(9)工程热力学.傅秦生.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年
(10)工程热力学.冯青等.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年.
(11)高等工程热力学 第2版.陈则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4年.
(12)高等工程热力学.陈宏芳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13)化学热力学基础.高执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4)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 第3版.王中铮.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
3、推荐网站:
(1)西安交通大学教育资源共享网,http://ocw.xjtu.edu.cn/html/zhucaidan3.htm
(2)天津大学传热学精品课程网站,http://course.tju.edu.cn/chuanre/jiaocai/index.php
问:该课程是否与大学数学关系密切?
答:这门课 理论性较强,当进行热力学分析和计算的时候会用到大学数学中的微积分知识,尤其在热力学微分关系这部分内容会用到很多数学上的微积分知识。
问:该课程与生产和生活关系是否密切?
答:该课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大家最为熟悉的家用冰箱、空调、轿车的工作原理就是这门课程中的内容;而火力发电厂的热力循环和工作原理也是工程热力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问:这门课程在工程专业中的地位如何?
答:这门课程是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我国,机械、化工、能源动力、制药等工程专业都会开设;这门课程,而在国外,基本上所有的工程专业都会开设该门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这门课程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提供理论基础,也为未来的工作和研究提供理论和工程计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