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诗歌欣赏》为喜欢英语和英语诗歌的学生开设,旨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灵活机动的、能够自主学习的机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新时代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英美文学“金课”,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文学修养,加强人文素养,培养知识丰富、文化自信、熟练使用英语、通晓国际文化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本课程用诗歌这一最好的语料作为学习材料,通过讲授英美诗歌名作,为学生提供接触外国文化与文学的机会,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学生实现文理渗透、文史相通、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改善知识结构,培养文学鉴赏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进一步提高整体素质。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实现诗歌的愉悦读者和教育读者的功能。(Poetry is to delight and instruct.)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学思维,让他们掌握诗歌的基本要素,了解英美诗歌主要流派、主要代表诗人以及他们的共性和个性,学会如何欣赏诗歌,知道怎样从诗歌中汲取营养,知道从诗歌中获得人生经验和做人的道理,知道通过学习诗歌帮助自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爱情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另一重点是,如何在讲授英美诗歌的同时提及中国诗歌和文化,让学生在体会中西文化的异同,在比较学习中加深对语言与文化的理解,在学习英美诗歌的同时,不断树立中国文化自信。这一重点是授课教师在完成英美诗歌教学之余在课堂或课程答疑过程中加进去的内容。
本课程分为英国诗歌和美国诗歌两个部分,根据英美诗歌发展的历史,选取各个时期代表性的、充满正能量、鼓励学生积极向上的优秀诗歌作品(28个诗人的38首诗),体会英美诗歌发展的轨迹和各个时期不同的特点与风格,从而深刻了解英美文化发展的历史和文化的精髓以及英美文化与文学的共性和个性。
本课程已经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课上讲解与课下自主学习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特点。课件制作构思精美,图文并茂,不仅有难词讲解,还有中文译文,为诗歌选文配上诗歌朗诵。
本课程教师队伍精干、学位高,职称高,专业性强,都研究并讲授英美诗歌和诗歌翻译,年龄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技术力量强,有专人负责,已经形成一个非常强大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小组。
本课程面向所有能用英语听课的学生,含英语专业的学生、其他语种中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和非外语专业的学生,是对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提高,是对文学课程的深化。
本课程教学课时:32学时,2个学分。考核方式有讨论、单元测验、学期测验。
本课程基本教学目的:了解英国和美国诗歌的历史发展轨迹,熟悉各个时期的特点,体会英语语言发展的脉络,解读英国文化与文学和美国文化与文学的特色,丰厚学生的思想。
本课程的难点是:诗歌意象如何构建意境;诗歌格律怎样以音抒情;诗歌典故如何深化主题。
本课程在2010年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成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建设课程,2016年成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这次建设在线开放课,通过59个教学微视频(平均为十分钟)展示精彩教学;同步教材拟于2019年3月出版,实现了教材与教学微视频的结合,并且在纸质版教材中适当增加内容。同时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为学习者提供了教学PTT、随堂测验、课堂讨论题和网上答疑等互动学习体验环节。我们旨在建设一个线上、线上线下、纸质慕课教材、学习平台相融合的“金课”平台。希望大家喜欢,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大学入学后英语;一定的诗歌知识
1. 教材
李正栓. 英美诗歌教程 [M]. 第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2. 主要参考教材
[1] 胡家峦. 英国名诗详注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2] 李正栓. 英国文学简史与选读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3] 李正栓. 美国文学简史与选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4] 黄家秀. 英美诗歌鉴赏 [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5] 李正栓,申玉革. 英美诗歌欣赏教程 [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6] 王佐良.英国诗史 [M]. 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
1. 学习本课程需要具备哪些先学知识?
大学入学英语;一定的诗歌知识,一般都具备。
2. 英美诗歌欣赏课程学习会很难吗?
只要你喜欢,就不难;只要你思考,就不难。
3. 个别单词听不懂怎么办?
个别单词听不懂也不要紧张。你可以反复听。实在不行,你可以看看课程PPT、纸质教材。
4. 如何与老师沟通?
到“讨论区”与老师互动。
5. 何时在网上学习MOOC课程?
课前进行探究性学习;课中进行思辨能力展示;课后加强研讨与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