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基础》是一门综合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内容安排上选取了导论、科技与社会、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通过学习,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经济、伦理的影响,领悟科技与人文的辨证关系,树立科技时代的正确生活观;了解中国文学史常识,掌握各大文体基本常识与欣赏方法,提高文学艺术欣赏能力;了解历史的演进、文明的传承与区域文化的内涵、意义以及江苏区域文化的空间分布特点,树立正确的现代文明意识。
特色:在考虑到人文基础知识所包含的文、史、哲之外,进一步认识到现代社会,科技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考虑到对“人”的一个终极的关怀,把“科技与社会”作为一个部分组成。鉴于高职院校有专门的教学部门教学中涉及哲学部分,我们课程不再重复。
1.通过科技与社会的教学,认识到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养成个体生存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科技精神。 2.通过文学与艺术的教学,了解中国文学史常识,掌握各大文体常识与欣赏方法,提高文学艺术欣赏能力。 3.通过历史与文化的教学,启发学生寻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有一定文学、历史、哲学知识,了解当今科技时代的社会常识。
《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游国恩等主编)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戏剧出版社 曹余章)
《世界上下五千年》(华文出版社 翟文明)
“人文基础”课程的内容极为广博,根据课时我们只讲授大纲中选定的模块内容,所以希望选课同学除了掌握教学大纲中规定内容外,最好能够做到:
1.通读我们的“人文基础”教材。
2.了解生活中最新的科技发展给当今社会带来的影响深入思考一至两个有意义的科技与人文的问题。
3.联系教学内容,阅读的老师推荐的书籍或者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