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与应用》是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智能产品开发类等电类专业第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是所有“强电专业”和“弱电专业”的必修课,是学生提高文化素质和学习有关专业知识、专门技术的重要基础。通过该门课程学习,能够掌握从事与电路技术有关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专门人才必须具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理解和简单应用,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合理的思维方式,达到理解和掌握电路理论规律的目的,并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该课程分为六个教学模块:模块一电路基本概念和定律;模块二直流电路的分析;模块三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模块四三相交流电路;模块五谐振电路;模块六互感耦合电路。模块学习流程"学习内容描述→学习过程描述→重点解决的问题",工作流程"知识准备→知识应用→综合实训"的完整过程,帮助学生由浅入深逐步掌握学习内容,达成学习目标;该课程具有基础性,工程型,应用性和先进性的特点;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以网络教学为补充,“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秉承以学生和社会学习者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遵循学生远程学习的认知规律,体现“导学”、“督学”、“自学”、“促学”的教学设计思想。
《电路分析与应用》是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等电类专业第一门核心课程,为学习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是所有“强电专业”和“弱电专业”的必修课。是学生提高文化素质和学习有关专业知识、专门技术的重要基础。根据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就业岗位需求;考虑生源学生基础和智力特点等因素,确定了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课程定位: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学制三年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议40学时。
本课程作用是:使学生在高中的基础上,获得从事与电路技术有关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专门人才必须具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其知识点贯穿整个专业的核心课程,内容涉及多个专业的工作岗位,对整个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核心技能的掌握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起明显促进作用,它可将前修课程培养的能力进行运用和内化,为后续课程的综合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中学物理学和高等数学,通过中学物理对电学和磁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电学和磁学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概念,培养学生分析计算电、磁学的基本知识与解决一般基础问题的能力,组织和从事电路基础实验的初步技能。对《高等数学》课程的要求是:通过一元函数微积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极限的运算方法;导数和微分的基本公式和运算方法,并会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增减性、极值、最值、曲线的凹凸性和拐点;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和基本积分方法,并会用定积分解决一些几何、物理方面的应用。并为后续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单片机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系统的编程与实现》、《过程控制仪表》等课程的学习以及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内容:
通过该门课程学习,能够掌握从事与电路技术有关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专门人才必须具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结合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打下一定的基础。电路基础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具有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二重性,它不仅是电类专业学习后继课程的基础,也直接为解决电工电子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服务。同时,通过教学要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爱国主义思想。模块一电路基本概念和定律;模块二直流电路的分析;模块三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模块四三相交流电路;模块五谐振电路;模块六互感耦合电路,
◆知识性目标
1、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电阻性电路的分析计算;
2、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理论,掌握正弦交流电路和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
3、掌握谐振和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和端口网络的分析;
4、掌握非正弦周期交流电路的分析;
5、理解线性电路过程的时域分析;
6、掌握二端口网络的分析和计算;
7、学会用拉普拉斯变换对线性电路过程的复频域分析。
◆技能性目标
1、熟悉、掌握常用设备和器件的特性及应用范围、途径;
2、能熟练正确使用常用电工仪器仪表;
3、能阅读常用的电路原理图及设备的电路方框图;
4、能阅读常用的电路原理图及设备的电路方框图;
5、具有熟练查阅手册等工具书和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的能力;
6、能解决、处理电器及电子设备的一般故障;
7、在高等数学的基础上,对电路进行简单、必要的计算。
◆情感性目标
1、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发挥集体力量,增强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坦诚相待、乐于助人、良好的职业道德;
3、培养学生坚韧、诚信,遵守秩序的良好品质;
4、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5、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6、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环保意识;
7、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自主完成项目任务的能力。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中学物理学和高等数学,通过中学物理对电学和磁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电学和磁学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概念,培养学生分析计算电、磁学的基本知识与解决一般基础问题的能力,组织和从事电路基础实验的初步技能。对《高等数学》课程的要求是:通过一元函数微积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极限的运算方法;导数和微分的基本公式和运算方法,并会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增减性、极值、最值、曲线的凹凸性和拐点;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和基本积分方法,并会用定积分解决一些几何、物理方面的应用。
证书要求
总分100分: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
合格证书:60分至79分;
优秀证书:80分至100分。
使用教材:
[1]沈翃主编.电路分析与应用.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2]沈翃主编.电工技术实训教程.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参考资料:
[1]邱关源主编.电路.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石生主编.电路基本分析.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王慧玲主编.电路基础.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4]田淑华主编.电路基础.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5]王俊鹍主编.电路基础.3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常见问题:欢迎同学们在讨论组里留言,大家一起学习探讨、共同提高,也可以留言提问,老师们看到会给予解答,你的参与是老师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