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中的消费心理洞察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一到“双十一”就“剁手”?“爱豆”代言的商品统统喜欢?吃火锅必点下火饮料?看到优惠券就忍不住下单?……消费心理反映在消费现象上,它既是创新创业的基础,也是认知自我的途径。一起走进这门课,让我们从需要、感觉、态度、文化、群体等角度一起来洞察消费心理,提升消费素养,助力创业创新!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创新创业中的消费心理洞察》是在新媒体快速发展、消费文化膨胀、新的消费形式和心理不断出现的背景下,因应国家“供给侧”改革和全民消费升级的形势,为满足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对市场和消费者的把握需求而设计的一门课程。课程设计的理念为“问题解决导向”,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消费心理问题的思维、提升其在创业创新过程中的消费需求识别和营销传播的能力。

     在课程内容选取与学习资源建设方面,本课程遵循几个原则:

  (1)问题导向性:课程在知识点提出时设置相关问题及案例,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培养其问题识别、分析和解决能力。

  (2)生活贴近性:课程结合新媒体环境和消费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分析新兴的、大众化的消费形态和现象,如电子支付、消费节日、粉丝文化等等。

  (3)创新目的性:课程认为“创新”为时代所必须、个人发展所必要,但并不“高大上”,它可以体现在个人创造的细致入微之处,因此在整体框架的搭建、问题的提出、以及案例选择等方面围绕大小方面的创新,并邀请真实进行创新创业的大学生到课堂现身说法。

  (4)理论经典性:为建立知识的体系性,课程选择《消费者行为学》和《广告心理学》这两门经典课程,重构和再现传统和现代传播环境中均具有适用性的经典理论作为核心知识点。

     学生在学习完课程之后,在日常生活中,应能敏锐洞察到自己的日常消费行为,理解行为原因,并进行有意识的把控,从而提升消费素养;在创新创业中,应能对于“如何识别消费者需求来进行创新?”、“如何在创业过程中与消费者进行有效沟通?”等问题提出自己有依据的见解。


授课目标

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在知识上,应能够

(1)洞悉消费者的内在心理活动过程、特点和规律;

(2)掌握消费者行为的各种外在因素及影响过程;

(3)知道典型的消费群体和心理。

在应用上,应能够:

(1)结合新媒体环境,分析和借鉴相关案例;

(2)结合创业创新的目的,解决实际问题;

在理念上,应能够:

(1)思考消费现象,反思消费实质;

(2)结合自我消费情况,进行消费优化;

(3)了解创新本质,产生创新驱力。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这是一门贴近消费生活的通识类课程,学习者无需预备知识。

证书要求

本课程提供成绩,不发证书。


本课程总成绩为100分。

总成绩由单元测验、课程讨论及单元作业三个部分的单项成绩组合而成。

1.单元测验占40%:平均每单元10道客观题(选择题),每题1分。3次提交后以最高值为最后得分;

2.课程讨论占20%,学生在“课堂交流区”回帖数量达到10个及以上,才能获得满分20分;

3.单元作业占40%:总计6题,均为主观题,1次提交后,通过给与参考答案的互评认定分数;

注意:未参与互评的学生将给与所得分数的50%;未完成互评的学生将给与所得分数的80%;参与并完成互评的学生将给与所得分数的100%。





参考资料

王曼 白玉苓 著,《消费者行为学》(第4版),机械工程出版社

丹.艾瑞里 著《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中信出版社

迈克尔·所罗门,卢秦宏,杨晓燕 著,杨晓燕 等 译,《消费者行为学》(第10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常见问题

Q :  这门课的学习频率如何?

A :  每周我们将在周一0点发布一章的内容,在本周内,你需要完成视频学习、课后测试和课后作业。记得是在这一周之内哦!!


Q :  为什么我课后作业都做对了,分数还是那么低?

A :  很大的可能性是你没有参与作业的互评。请记住,课后作业在一周内完成后,需要在下一周匿名评价别人的作业,不然拿不到完整的分数哦:)

举个例子。某一章课后作业满分10分,你在完成作业后,经过其他同学的双向匿名互评,得到了8分。如果你完成匿名评价5份作业,那么你就能得到8分;如果你参与了互评,但参与的数量不到5份,那么你能得到80%,也就是8*0.8=6.4份。如果你完全没有参与互评,那么你只能拿到自己得分50%的分数,也就是8*0.5=4分。


Q :  这门课学习难度大吗?

A :  这门课的理论与实际联系密切,不需要太多的基础知识,一般人都能听懂。


Q : 我想深入一点学习,除了看视频做习题还能做什么?

A :  老师会在每周发布丰富的课外资源,并在讨论区中发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