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嗨,大家好! 我们日常生活中塑料制品随处、随手、随身可见,那我们知道这些塑料制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吗?这些塑料制品为什么要长成我们看到的样子?还可以设计成什么样,可以保证塑料制品的性价比比较高呢...... 想知道答案吗? 请参加本课程,与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一揭晓答案吧!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大类中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本课程,可以了解塑料的种类,鉴别日常生活中塑料的应用场合,合理科学使用塑料制品(即塑件)。学习本课程,可以培养塑料模具尤其是注射模的结构设计能力,所学知识成为后续毕业设计及就业于塑料模具企业的理论指导。

本课程的主题是塑料成型工艺与塑料模具设计,主要学习注射、压缩等成型工艺,学习注射模设计、压缩模设计,有兴趣可以拓展到压注模、挤出模、中空成型模具等。

学习本课程,掌握塑料成型工艺与注射模具结构的基本知识,了解常用塑料的应用场合,能规范执行行业和国家标准,进行典型注射模的识读与一般难度塑料产品的注射模结构设计,绘制模具工程图,编写模具设计说明书,为后续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对塑料产品工艺性分析、模具总体结构设计、模具工程图绘制等环节,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成本意识、质量意识,综合考虑问题的全局观及细致严谨的匠心精神。

本课程以塑料模具设计为主线,系统、详细地讲解塑料模具中占比最大的注射模设计所必需的知识;注重注射模设计方面的实用技术和综合能力的培训,所选实例既有典型性,又具有实用性和代表性;将课程设计与理论知识有机融合,实现学做一体,使内容更加丰富、完整和实用。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4+X项目:4为单分型面注射模设计、双分型面注射模设计、侧向抽芯注射模设计、热流道注射模设计,X为扩展内容:压缩模设计,压注模设计、挤出模设计,新增双色模注射等。每个项目按照塑件工艺分析、模具结构设计、模具工程图绘制、模具设计说明书编写等流程进行设计,并配套相应的设计范例,供参考学习。

项目一为单分型面注射模,以模具设计流程为主线,以模具结构为框架进行拆卸,然后对各个模具结构细节进行学习,明确模具设计流程及模具设计思路。

项目二~项目四是以企业模具设计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根据塑件进行模具的总体结构设计,然后再进行细节设计,实现从全局到局部,从整体到细节的转变,巩固前面所学知识,增加新的知识和技术,逐渐丰满本课程的内容。

项目五~项目八为拓展内容,与注射模具等进行对比学习,熟悉压缩、压注、挤出、中空成型等工艺及模具结构设计要点,达到拓展学习的目的。

跟随模具企业新技术,新增双色注射成型工艺,供学习参考。

授课目标

  掌握单、双分型面注射模、斜导柱及斜顶侧向抽芯注射模具、热流道模具等设计的相关知识,具备严谨细心、全面考虑、踏实进取的创新精神,自主学习的学习理念,能够进行单、双分型面注射模、侧向抽芯注射模、热流道注射模、压缩模等模具的典型结构设计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一、需要具备的学科知识

1. 具备一定的机械制图基本知识;

2. 具备一定的工程材料与热加工的基本知识;

3. 具备一定的公差与配合知识;

4. 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知识;

5. 具备一定的工程力学知识。

二、需要具备的计算机技能

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熟悉office软件;

三、需要具备的信息素养

1. 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不传谣不信谣;

2. 品行端正,不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

  3. 正确使用网络信息,面对困难、压力和挫折,具有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教材: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1版),王春艳 陈国亮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

(1)《注塑模具设计经验技巧与实例》(第2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2)《塑料模塑成型技术》,翁其金,机械工业出版社;

(3)《塑料模具设计指导》,伍先明,国防工业出版社。

教辅阅读说明:

《塑料模设计》课程以教材为主要资料,教学过程以教材为主展开内容讲解、测验和作业布置等。学习过程中,主要关注任务1~任务14的内容,并详细阅读,进行知识归纳,形成每个任务的思维导图。

参考书在本课程中根据学习者需要进行选用,并非必需品,主要作用是作为补充使用,《注塑模具设计经验技巧与实例》重在给出最新的模具结构及设计参数,供模具设计时参考;《塑料模塑成型技术》可作为本课程的参考教材,内容完整,可形成知识的系统化;《塑料模具设计指导》主要是塑料模具设计范例及设计标准,为模具设计提供参考。

提供QQ群,供大家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常见问题

问题1:教师如何答疑?

在线课程中有“老师答疑区”,有问题课留言,老师会尽快答复。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交流。

回答:方法1.请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通过QQ扫描二维码,添加到《塑料模设计》课程交流群中,可提供方面快捷的答疑;

QQ群号:454505495 QQ群名称:《塑料模设计》课程交流群


方法2.可以通过电子邮箱714361693@qq.com发送问题,可获得及时快速的回答。


问题2:线上答疑有统一时间和地点吗?

 线上答疑统一时间:每周五晚20:00-21:00,如有需要,可采用腾讯会议进行。

QQ答疑:群号454505495 

问题3:线下答疑有统一时间和地点吗?

 线下答疑定于每周三7-8节课,地点在图文楼1207。欢迎各位同学与同仁交流,共同进步。


问题4:在线测验、作业反馈情况怎么及时通知?

  在线测验、作业会在每周公告里边进行提醒,请及时关注。

 在线测验答题后,系统自动给出分数,可自行查看。

 作业提交截止时间后,教师会在一周内完成批阅,并将在每周日的公告中给予提醒。当然,每周至少一次通过班级QQ群进行作业督促,问题解答。


问题5:学习者有互动要求吗?

学习《塑料模设计》课程时,希望大家能够多多互动。

学习初期,请结合自身情况明确自己的学习规划;学习过程中,针对问题进行交流、在线讨论。要求:在老师答疑区,每个学生提问不少于5次/学期,综合讨论区回答不少于20次/学期,课堂交流区根据老师要求参与。

 

专业课的学习,总是痛并快乐着,愿您我一路同行,向着模具技术的光明大道向光而行!

再高的山峰,只要你肯攀登,总能登顶;再远的路,只要你走下去,总能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