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基础:历史与理论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新闻学基础:历史与理论》将会向您展示新闻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帮助您看懂时事报道,解读舆论动态,提升互联网时代的新闻素养。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新闻学基础:历史与理论》立足新闻事业发展脉络,秉持“融通中外”“史论结合”理念,将《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和《新闻理论》课程中的核心知识点,以专题形式重新包装。课程内容涉及最前沿的话题、具有一定的思辨性,旨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新闻史论素养。

本课程包含以下内容:绪论、新闻的起源(4课时)、Newspaper的中国化:美查时期的《申报》(4课时)、清末办报高潮与报刊舆论(4课时)、党报在抗战时期的宣传特点、作用和意义(2课时)、我国新闻工作的方针和原则(4课时)、新闻舆论(4课时)、两种对立的新闻观念及实践范式(4课时)、新闻工作与新闻职业道德(4课时)、尾声(2课时)、我国主要媒体简介(4课时)。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新闻的历史、发展与未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强学生的史论素养。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本课程无特殊要求的先修课程,适合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修读,欢迎其他有志了解新闻传播活动本质与特点的业内人士和普通公众加入。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 袁军,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

2. 方汉奇,张之华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3. 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4. 徐新平,《维新派新闻思想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2年;

5. 王天根,《清末民初报刊与革命舆论的媒介建构》,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

6. 王敏,《苏报案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7.《新闻学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

8. 徐耀魁主编,《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1998年;

9. 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 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 迈克尔·埃默里等,《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展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12. 罗伯特·哈克特、赵月枝,《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修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 丹尼尔·C·哈林、保罗·曼奇尼,《比较媒介体制:媒介与政治的三种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14. 詹姆斯·卡伦、朴明珍,《去西方化媒介研究》,卢家银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5. 米切尔·斯蒂芬斯,新闻的历史(第三版)》,陈继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16. 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17. 彭增军,《新闻业的救赎:数字时代新闻生产的16个关键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

18. 比尔·科瓦齐、汤姆·罗森斯蒂尔,《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中译本第二版)》,刘海龙、连晓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19. 汤姆·斯丹迪奇,《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林华译,中信出版社,2015年;

20.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林俊宏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

21. 中国记协,《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2019年11月;

22. 杨保军,《新闻道德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23. 展江、彭桂兵,《媒体道德与伦理:案例教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

24. 魏永征、周丽娜,《新闻传播法教程(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

25. 吴飞,《平衡与妥协:西方传媒法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26. 孟威,《媒介伦理的道德论据》,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年;

27. 徐迅,《探索第三种规范——对媒体法与伦理结合模式的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年;

28. 王四新,《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29. 黄瑚,《网络传播法规与伦理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

30. 克利福德等,《媒介伦理:案例与道德推理(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31. 卡伦·桑德斯,《道德与新闻(英)》,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32. 贝特朗,《媒体职业道德规范与责任体系》,商务印书馆,2006年;

33. 杨保军,《试论“新闻主义”的类型构成及其一般关系》,《阅江学刊》,2012年第6期;

34. 童兵,《中国新闻话语的来源和批判地吸纳西方新闻话语》,《新闻爱好者》,2018年第2期;

35. 刘自雄,《论西方倡导性新闻的发展进程及其合法性》,《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第12期;

36. Wolfgang Donsbach (2008).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munication. Blackwell Publishing;

37. Christopher H. Sterling (2009). Encyclopedia of journalism. SAGE Publications;

38. Karin Wahl-Jorgensen & Thomas Hanitzsch (2008). Handbook of Journalism Studies. Taylor & Francis;

39. 蔡博方,《报刊现代性与公民身份:以<申报>为例的反思》,台湾《传播研究与实践》,2016年;

40. 黄旦,《“新报之事,今日之事”:上海进入新媒体时间——初期<申报>与上海研究之一》,黄旦(主编),《城市传播:基于中国城市的历史与现实》,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

41. 张功臣,《辣手著文章——<申报>总主笔列传》,载《民国报人:新闻史上的隐秘一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

42. 邵志择,《<申报>第一任主笔蒋芷湘考略》,《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5期;

43. 王维江,《清流与<申报>》,《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6期;

44. 陆永棣,《落日残照: 晚清杨乃武案昭雪的历史、社会与制度因素》,《中外法学》,2007年第4期;

45. 瓦格纳,《<申报>的危机:1878-1879<申报>与郭嵩焘之间的冲突和国际环境》,张仲礼、熊月之、沈祖炜主编,《中国近代城市发展与社会经济》,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