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与价值:该课程为进一步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等课程打下基础。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研究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针、原则、方法和载体,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大环境的相互作用,增强学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和技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和科学化;通过研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素质提升工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主要内容: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述要;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与发展;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特征;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规律;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任务;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九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十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十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十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和评估;十三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和建设;十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三、特色和亮点:
第一,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本课程教学紧跟时代步伐,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最新出台的文件和政策及时更新到相应的章节内容中。比如用习近平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载体和环境;将习近平在2018年9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及时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教学中。
第二,教学方法生动活泼,问题意识强。有给学生提问思考启发的空间,有为教学内容配上丰富生动的视频背景,也有为解释教学内容准备的最新社会案例。
第三,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调研相结合。比如: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学习,深入社区、军营、企业、村民小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政治经济国防建设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学习,深入社会、学校、家庭,了解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宏观环境以及学校家庭同辈群体等微观环境状况及其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并探讨如何优化当前社会环境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四,坚持MOOC自学与面授讨论相结合。根据MOOC内容教师设计科研专题,将学生分成科研小组,促进教师专题讲授与学生分组合作探索体验相结合。比如:走访调研本校某个学院辅导员或班主任,探究怎样处理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走访调研本校某个学院辅导员或班主任,或者观察某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探究他们在工作或教学中运用了什么样的教育原则?效果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
第五、课程团队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学术功底和合作精神。该课程教学团队具有多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专业学习背景,均具有博士学位、多人多次获得过中南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课题负责人多年来使用移动互联网多媒体平台进行了混合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讲教师2人被评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1人在学校工会举行年度“三十佳”竞赛中获得优秀名次。共获得直接相关的教改课题立项10余项。有本领、能负责、敢当担、愿奉献的助教团队来自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研究生。
该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是本科生掌握思政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奠基课程。它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指导理论与相关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本质与特征、地位与功能、过程与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原则与方法、载体与环境、管理与评估;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和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等方面问题。为进一步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等课程打下基础。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研究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针、原则、方法和载体,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大环境的相互作用,增强学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和技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和科学化;通过研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素质提升工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任务、创新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个全面”的发展战略和“四位一体”的建设助一臂之力。
1、需要先修《伦理学》、《政治学》、《教育学》、《思想道德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相关知识。
2、需要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理论和知识。
1、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戴艳军,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案例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4、熊建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5、王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大社会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7、张澍军.学科重要理论探索——我的18个思想政治教育见识见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8、刘建军.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视角,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9、刘书林.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专题研究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10、戴艳军,王嘉.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案例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11、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引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12、王易.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13、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30周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14、沈壮海.新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
15、冯刚 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6、冯刚.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发展新论域.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22.
17、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及其体系构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