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理论视频-实践操作-临床视窗“三点支架式”课程设计! 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案例教学特色,培养临床思维! 临床应用为目标融入课程思政,构建新型的教与学!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局部解剖学regional anatomy是研究人体各局部由浅入深的结构、形态、层次和毗邻关系的学科,是外科学、妇产科学和影像诊断等重要临床学科的基础,通过学习局部解剖学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临床应用,尤其是手术学科提供必要的形态学基础,因此它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要成为一个好的临床医生,就必须认真、扎实地学好局部解剖学。

本课程主要包括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部和会阴、脊柱区、上肢和下肢共八章教学内容,采用理论视频-实践操作-临床视窗“三点支架式”课程设计,按照认识和学习规律,遵循“三基”、“五性”原则,设计课程。临床视窗对接早临床为教学提供临床素材。课程视频使用多媒体触屏黑板授课,配合教师准确指认结构,多方位展示逐层讲解,对学生立体思维、逻辑思维、独立思考和临床应用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案例教学特色,培养临床思维。资深临床教师结合典型案例对解剖学基础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进行探讨,有效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和创新精神,高效实现学以致用的解剖学特点。临床应用为目标融入课程思政,构建新型的教与学。广泛调研国内局部解剖学教学,结合学情分析,从“教与学”的角度设计教学单元,每个单元分为若干个短视频知识点,对课程知识点进行解析式讲解。课程秉承“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思政设计,从课前引导、课中讨论、课后测试等方面深挖专业教学内容的课程思政点,帮助学生找寻医学中的生命之爱,逐步体会到医者仁心,责任之重。




授课目标

   1.通过局部解剖学的学习,能够熟练的运用所学的解剖学知识,对人体各器官结构的位置、形态、层次和毗邻关系进行准确描述,为今后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打下坚实的解剖学基础。

    2.通过实践解剖操作结合案例教学分析,能够具备基本的解剖操作能力,同时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素质和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1.   回顾《系统解剖学》基础知识;

  2.   预习《局部解剖学》各章节的实践操作内容;

  3.   通过各种手段搜集各章节的相关临床问题,以便能够更好的将《局部解剖学》课堂学习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

参考资料

1.《局部解剖学》(第10版)钱亦华 张卫光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局部解剖学》(第9版)崔慧先 李瑞锡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3.《局部解剖学》(第8版)刘树伟 李瑞锡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4.《局部解剖学-案例版》 (第4版) 刘学政 金昌洙 主编,科学出版社;

5.《系统解剖学》(第10版)崔慧先 刘学政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6.《系统解剖学》(第9版)丁文龙 刘学政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7.《奈特人体解剖学彩色图谱》 (第7版) 张卫光 译,人民卫生出版社;

8.《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第2版)钟世镇 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

9.《局部解剖学习题集》(第1版)张雅芳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0.《局部解剖学学习指导》(第1版)刘学政 金昌洙 主编,科学出版社;

11.《局部解剖学实验》(第1版)于振海 赵冬梅 主编,科学出版社。


常见问题

声明:

   1.本课程中用到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教学使用,在此对原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邮箱: yzh78978@sohu.com。

   2.课程仅供报名学员个人学习使用,未经授权禁止复制、传播、售卖课程内容,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3.学员需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与考核,严禁作弊,包括但不限于抄袭作业、考试替考、利用软件作弊等行为;学员应该积极讨论问题、辩论问题,但应遵守文明交流规范,不发与课程无关的广告、不当言论,不允许人身攻击,不允许发布任何违反党、国家、民族政策的言论,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

  4.本平台可以推荐发布其他好的学习资源,不允许发布非法、违禁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