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对就医和用药有一些常识性的错误——譬如对消炎药、化学治疗、抗生素等名词的误解,以及感冒要用抗生素等错误常识等。这些错误首先是概念性错误,多半是由于非专业人士望文生义,想当然的认为某个概念是什么意思,然后以讹传讹传播开来。这些错误认识在人群中获得了普遍认同,而概念性的错误会让人对整个事物发生理解偏差,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认知,进而做出错误的决断,不利于保证人民身心健康,也容易造成医患冲突。
开设《生活中对医药的几个误会》这门课,是为响应“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全民合理、安全用药意识;进行医学科普,纠正日常生活中对医药的几个错误认知,普及其正确概念;减少因概念理解错误而产生的医患纠纷,推进和谐社会构建。
1、知识目标:
掌握感冒、炎症、化学治疗药物、抗生素的正确含义。
2、能力目标:
具备根据常见病病因和药物适应症,正确判断是否就医或选取OTC药物的能力。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基本医学常识,减少医患间因误解产生的纠纷。
高中生物学、化学、人体生理卫生。